昨晚看著關心我的朋友在msn上傳來訊息和朋友家人的來電,讓我覺得很窩心...想開很多了...我人生機會還多的很...在加油就好不會在亂想了.
人真的是奇怪的生物,昨天眼淚掉不停講幾句就哭,今天感覺就淡了....或許就是想的開和想不開的差別

感謝關心我的朋友!!大家要一起幸福快樂!!

2009/04/25
最近晚上很容易疲累,很少做麵包,雖然有麵包機可以做.自從小日來了之後我一點都不想用麵包機做出吐司,想要做一般正常作法的吐司...但這就需要一點時間還有吐司模子.晚上我都變得很疲累就沒法做,一連吃了好幾個星期的飯糰......覺得好反胃!!在網路上購買的吐司模到家..週六就決定一定要多做幾條吐司來坐下週的早餐,既健康又美味....終於可以換換口味了!有了小日我的麵包機只輪落到做打麵團摟
我是根據CL的配方在做改進
材料:
高筋麵粉 200g
日正的全麥麵粉 50g
酵母粉 3/4茶匙
鮮奶 155g
砂糖 40g
海鹽 1/4茶匙
橄欖油 40g
方法:
1. 把所有的材料依序放入麵包機製按麵團功能打成麵團.
2.等待麵團發酵成原來的兩倍,在依序切三份,整形滾圓放鬆十分.
3.把三份麵團放入吐司模發酵到九分滿
4.小日選熱風烘烤 +預熱四分鐘 150度
5同步驟四 只是時間改成36分 沒預熱 啟動後拿出脫模放涼即可
香噴噴的全麥吐司好香阿做出來真的跟麵包機做出來還是有差....只是我把山形吐司做成凹型吐司啦.....老公看了哭笑不得
不像山形吐司的凹型吐司
果然還是跟麵包機做出來的不一樣阿
農曆三月初是中國傳統的清明節。「清明」最初指的是節氣。在我國傳統的曆法中,把一年分成二十四個節氣,用來反映氣候變化和指導農業生產,而「清明」就是其中之一,時間大約在「春分」之後,「穀雨」之前,換算成國曆,約在 四月四日 或五日。在《淮南子》一書中記載:「清明」是在冬至過後的一百零六日,也是「春分」後的第十五日,這時候萬物潔淨,空氣清新,風景明麗,花卉草木在這樣的環境中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,所以叫做「清明」,正因為如此,所以深受人們的喜愛。
作為節日的「清明」與作為節氣的「清明」,既有聯繫又有區別。從聯繫上來看,清明節是從「清明」這一個節氣演變而來的,在二十四個節氣中,只有「清明」和「冬至」兩個節氣演化為節日;從區別上看,節氣只是時序的標誌,而節日則包含有某種風俗習慣和紀念意義。但是,清明節是如何從節氣演變為節目的呢?根據《荊楚歲時記》中說:離冬至一百零五天有大風暴雨,稱這一天叫做「寒食」,要禁火三日,由於寒食節的日子與清明的日子相近,因此古人在寒食的活動,往往沿續到清明,久而久之,寒食和清明也就沒有什麼區別了,而到今天寒食節更已經被清明節所取代了。